2025 年已然过半,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圳一直在奋力奔跑,一直在先行探路。2024 年,深圳以不足 2000 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超过 3.68 万亿元的 GDP。今年,深圳将 GDP 预期增长目标定为 5.5%,坚定扛起 " 经济大市挑大梁 " 的责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深圳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从更深入细微的层面来考察,离不开各街道发展活力的竞相迸发。今年以来,深圳各街道立足于 " 稳 ",更着力于 " 进 ",持续向 " 新 " 而行,努力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从高质量发展 " 圳街力 ",可看见深圳经济的动力活力和光明前景。
市民、游客在深圳湾观看以 " 天空之城大有可能 " 为主题的无人机表演。新华社资料图
机器人、低空经济、合成生物
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 3 月,在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众擎科技 " ) 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出现在深圳人才公园,与真人跑者同框奔跑,这一 " 人机共跑 " 的科技秀刷屏朋友圈。今年 2 月,众擎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展现了深圳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持续创新与突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科技创新要素汇聚、优势产业资源集聚、营商环境一流,这些无疑正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加快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以科创著称的南山区,有着生动的演绎。
众擎科技所在的南山区粤海街道是科技创新的沃土,拥有一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深圳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创业高地之一。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兴起,这里集聚了一大批机器人产业链企业,众擎科技与产业生态圈的伙伴们在此进行协同创新,共同成长,持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以粤海街道为代表的深圳湾畔区域被媒体称为 " 机器人湾 ",距此不远处,在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则逐步孕育出了一个 " 机器人谷 "。
在南山区西丽街道、桃源街道,沿着留仙大道、地铁 5 号线分布着优必选、越疆科技、肯綮科技等一批产业链企业,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 机器人谷 " 密布产学研资源,创新能级不断提升,成为了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区域。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深圳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
2022 年 6 月,深圳发布了发展壮大 2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 8 个未来产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就 "20+8" 产业集群作出系统谋划。2024 年 3 月,深圳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因应国内外产业集群演进趋势和深圳发展实际,对 "20+8" 产业集群门类进行动态调整,并实施分类推进培育发展,被称为深圳 "20+8" 产业集群 2.0 版本。
深圳各街道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强化空间供给保障,主动靠前服务,通过 " 招强补短 "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无人机配送外卖已屡见不鲜,乘坐 " 空中的士 " 观光走入了现实,各类低空运输航线纷纷起航 …… 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是深圳 "20+8" 产业集群 2.0 版本中新纳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被认为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代表性领域。
作为深圳的空中门户,宝安区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拥有区位资源、产业配套、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
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的大铲湾低空经济产业园是首批深圳市低空经济领域产业园区之一,2024 年 5 月,宝安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在此启用,目前已招引了深圳飞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圣翔低空科技有限公司、空陆互联(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低空经济企业。
该服务中心作为宝安区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规划涵盖了低空经济产业展示中心、低空飞行行政服务平台、科创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及城市交通体验等,以公共服务助力加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在事关未来的产业竞技场上,深圳各街道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光明区新湖街道是光明科学城的重要区域,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的 24 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中,有 18 个落户在新湖," 科学新湖 " 成为了街道的亮丽名片。光明区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湖街道努力在加快科研经济发展上争做示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合成生物是生物经济发展、生物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也是深圳重点培育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光明区在合成生物发展上走在前列,拥有全要素集聚优势,正致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高地,而新湖街道正是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合成生物研究大设施、卫光生命科学园、光明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等皆位于新湖。
新湖街道积极谋划、主动服务,利用 " 大院大所 " 创新潜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建设,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激发 " 政校企研 " 协同创新活力,助力合成生物产业 " 加速跑 "。
重大项目、产业空间、消费增量
激活发展活力谋未来
在深南大道与香蜜湖路交会的东北侧,一座银色的菱形建筑——深圳金融文化中心正逐渐显现出其 " 未来金融旗舰 " 的轮廓。深圳金融文化中心项目所在的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是深圳中心城区极为难得的 " 平方公里级 " 连片开发区域。作为福田区全力打造的 " 三大新引擎 " 之一,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深圳的 " 城市新客厅 " 和 " 新金融中心 "。
重点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主动融入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建设,全力做好片区建设保障。街道顺利完成香蜜湖度假村历史遗留建筑清拆,做好产业用地腾挪储备、城区环境品质提升等保障工作,助力片区重大项目规划建设。街道还加快创建国际化街区和国际人才街区,提升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准,为片区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各街道立足自身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重点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助推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当前,香蜜湖街道正围绕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总部经济集聚区规划优势,主动靠前服务,对接招引重点企业和项目,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产业要发展,空间是载体。优质产业空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近年深圳规划的 20 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基本都位于原特区外。这也意味着,未来新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尤其是生产制造会集中布局在原特区外,将给不少街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坪山区龙田街道,街道突出空间保障,持续推进产业空间提质工作,促进重点片区发展换挡加速。近年来,深宇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空间 " 上新 ",助推了产业资源聚集与协同发展。街道聚力推进重点土地整备项目,滚动推进一批产业用地 " 入库 " 工作,并立足产业园区,协助企业匹配合适的产业空间资源。
促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着力点,也是深圳各街道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福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多年来稳居全市第一。在福田区福田街道,街道全力做好各类文旅消费活动的保障工作,提升文旅消费体验,推动活动 " 流量 " 转化为消费 " 增量 "。
今年 " 五一 " 假期首日,2025" 四海一家大巡游 " 在深圳节日大道举行。大巡游活动汇聚科技先锋、时尚元素、非遗文化、国际风情等 32 个巡游方阵和 8 组艺术装置,现场吸引了超过 15 万人参与。巡游期间,深圳节日大道沿线主要商圈人流量、销售额同比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实现文旅消费 " 双丰收 "。
皇岗口岸、福田口岸两大口岸连接深港,福田 CBD 商圈人流如织,福田街道占据区域流量高地,街道积极联动 " 宣文旅商 " 各类资源,拓展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激发了消费活力,也推动了街道的经济发展。
产业服务官、资源链接者、成长伙伴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营商环境好,企业信心强,城市发展动力就足。深圳是一座与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城市。街道身处服务企业的一线,在深圳,不同的街道演化出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共同书写了 " 深圳 style" 的营商环境密码。他们扮演的角色是敏锐的 " 产业服务官 "、高效的 " 资源链接者 "、贴心的 " 企业成长伙伴 ",让广大企业有信心扎根发展。
对于服务企业,深圳的街道 " 各有招式 "。
南山区南山街道打造 " 一栋楼宇、一个服务站、一名专员 " 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将企业服务 " 最小单元化 "。街道将政策宣讲会、法律咨询、人才招聘会直接开进写字楼。当一家初创软件公司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或是一家设计公司需要申请补贴,他们首先想到的,或许就是楼下的 " 企业服务专员 "。这种 " 随叫随到、无事不扰 " 的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安心的成长环境。
在龙岗区坂田街道,街道 " 围绕一个龙头,激活一片森林 "。坂田的崛起与华为的成长密不可分,街道围绕华为这个 " 链主 " 提供体系化配套服务,不仅有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还为产业生态提供充足的产业空间与高效的服务响应。努力把对龙头企业的服务做到极致,也为产业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在宝安这个制造业大区,街道服务围绕产业特色展开。宝安区福海街道 " 围绕一个核心,做深全链条 ",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搭建起从 " 展台 " 到 " 产线 " 的最短通路,促进 " 流量 " 导入企业,转化为 " 订单 " 和 " 商机 "。
在石岩街道,服务则体现为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的 " 精准滴灌 ",为链主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等一系列问题。更受企业欢迎的是,宝安 " 以全域应用场景开放支持创新创业 ",为场景找技术、为技术找场景,从 " 给优惠 " 到 " 给机会 ",以场景赋能未来。
从赋能产业链,到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再到为新技术创造应用机会,宝安的 " 制造业服务基因 ",通过企业努力加政府助力,汇聚成了产业发展的更大合力。
围绕数字驱动,龙华区观湖、观澜等街道积极引导辖区内的服装、电子等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赋能生产效率的提升。龙华着力推动产城融合,在龙华区龙华街道,街道积极推动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不仅为产业升级腾挪空间,更嵌入人才公寓、公共绿地和文化设施,推动 " 生产、生活、生态 " 实现和谐共生。
深圳各街道服务企业 " 各显神通 ",招式虽有不同,但内功心法一致,皆是转向主动的、精准的、嵌入产业链条的深度服务。当政府的服务与企业的创新、市场的脉动同频,一个城市的 " 引力场 " 也由此形成。
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折射出的是温度与智慧。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新型良性互动关系,形成了生生不息、相互滋养的共同体。
上一篇:日本希望再次租借大熊猫,外交部表态_ZAKER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提问
下一篇:到素有“欧亚之窗”美誉的满洲里感受三国青少年交流——“遛洋娃”与“玩套娃”(边城见闻)_ZAKER新闻 共同探索自然奥秘。王化勇摄
俄罗斯少年在满洲里体验学习弹奏琵琶。王化勇摄
俄罗斯游客在满洲里街头购物。王化勇摄
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审图号为蒙 S(2023)025 号
呼伦贝尔市举办中俄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呼伦贝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满洲里北湖公园一景。董贺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