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旅界 (ID:tourismzonenews),作者:theodore 熙少,题图来自:AI 生成
一
最近,全网突然开启了一场关于 " 充电宝税 " 的大讨论。
起因是上周,民航总局发布新规:自 6 月 28 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 3C 标识、3C 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这个规定落地之快,让很多乘客压根没反应过来。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对这场 " 充电宝猎巫运动 " 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并发起投诉。
网友向民航局局长信箱投诉
有网友指出,这次爆炸的罗马仕充电宝本身就是通过 3C 认证的,"3C 的都能炸,结果把没 3C 的全禁了,这合理吗?"
关于 3C 强制认证的时间问题,也成了网友吐槽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自 2023 年 8 月 1 日起开始对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等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3C 认证),根据规定,2024 年 8 月 1 日后,未获得 3C 认证的产品将不得生产、销售或进口。
对此,不乏网友质疑称," 既然 2023 年 8 月才开始 3C 强制认证,2024 年 8 月以后才不让生产销售,那在这之前生产的怎么办?"
该网友还提到:" 就算 3C 标准更严格,为什么要把商家的问题转嫁给消费者?这是我选的生产批次吗?"
更有人提出了充电宝 " 国际标准 " 方面的疑问:" 很多外国充电宝只有 CE 认证,那老外来中国是不是也得交一次充电宝税?还是护照能特别关照?"
有航空业内人士调侃:" 在欧盟,一项民航领域禁令从提议到落地,往往要走一两年,大家有充分时间消化、调整。"
而这次国内机场的充电宝新规,从官宣到执行仅仅不到一个星期。
这种政策 " 闪电落地 ",或许是政策制定者低估了人们的 " 手机电量焦虑 "。
就像当年共享充电宝刚出来时,王思聪曾说:"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就吃翔。"
结果王思聪没吃翔,倒是全国人民都离不开这东西了。
今天你走进机场,几乎排队值机的人都在低头刷手机,哪怕航班延误 4 小时,大家最先担心的也不是晚点,而是我手机电量还有 30%,是不是得先抢个插座?
锂电池的安全风险 + 全民手机电量焦虑正面硬刚,就催生了这个史上最严的 "3C 封杀令 " 吐槽大会。
毕竟这份严厉的安全感落到乘客身上,就成了 " 消费焦虑 " 加 " 强制支出 "。
三
6 月 28 日新规生效那天,国内机场安检口几乎成了临时充电宝收容所。
多家媒体发布的现场图片显示,行李筐里面躺着几十、上百块各色各样的充电宝:白色、黑色、粉色,看起来干干净净,外壳上印着 " 快充 "、"PD 10000mAh",但是只要没有 3C 认证,全都逃不掉 " 当场击毙 "。
但很快,这些被拦截的充电宝,就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集体 " 复活 " 了。
昨天,我随手一搜,跳出一大堆带着奇怪标题的商品:
" 机场查收的,不能带上飞机的,功能都是正常的。"
" 品牌款式颜色随机发货,不挑不选,不接受指定某一个。"
价格普遍在 15~30 元之间,和原价比,几乎跌成白菜价。
有媒体追问这些二手平台的充电宝卖家 " 东西安全吗?是不是召回批次?"。
卖家有的只用一句话回复:" 正常使用,没问题。" 或以 " 正规渠道回收 " 敷衍,甚至拒绝透露来源。
有人调侃:" 一边是机场丢弃潮,一边是闲鱼回流潮,这就是民航新规的中国式内循环。"
更离谱的是,还有一条灰色产业链开始悄悄滋生:"3C 认证贴纸 " 生意。
据上观 · 新闻报道,在闲鱼上,找到一个标价 25 元的 "3C 充电宝贴纸 ",浏览量已经接近 2000 人,有 40 多人 " 想要 "。
商品详情里写得很直接:" 过关专用,用过都说好。"
这是另一种 " 伪装成合规 " 的方式,有人把它当救命稻草,有人把它当生意经。
只要你愿意花钱买张贴纸,理论上就能把老充电宝 " 洗白 ",顺利登机。
当然,这么做本身就是违法,一旦被查,处罚同样不轻。
总之,充电宝原本是手机时代最不起眼的配件,如今却成了航空安全、消费焦虑和灰色生意的交汇点。
回头看这场突如其来的政策,有人说它是安全无可指摘的必要手段,也有人说它是割韭菜式的懒人解决方案。
但不管站在哪一边,这件事都提醒了我们:当一项新规来得太快,远比它来得太严更让人措手不及。
上一篇:中科院院士黄本立逝世,享年100岁!他曾在广西求学_ZAKER新闻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发布讣告
下一篇:知名美国华裔教授吴瑛自杀一年后,家属控告校方:涉嫌因其华裔背景学术打压_ZAKER新闻 美国当地时间 2024 年 7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