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思寻
2025 年 5 月下旬
父母痛心地指出:" 我们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现在连最基本的真相都被遮掩。"
文 | 李思寻
2025 年 5 月下旬,一名年仅 23 岁的澳大利亚男子 Byron Haddow(拜伦 · 哈多)在印尼巴厘岛度假时不幸身亡。
事件原本被认定为一起 " 泳池溺水事故 ",但随着遗体被遣返回澳大利亚,更多疑点浮出水面——家属在验尸过程中发现,哈多的心脏竟然 " 失踪 ",被留在了印尼。数月后,心脏才在额外付费后被返还。
这一离奇事件在澳大利亚和印尼两国引发舆论关注,并且这件事情在传到国内后也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01
据悉,拜伦 · 哈多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 FIFO 矿业公司的一名矿工,今年 23 岁。他在今年 5 月前往巴厘岛度假。5 月 26 日,他在巴厘岛一处私人别墅的泳池中被发现昏迷漂浮。泳池深度约 1.5 米,以哈多的身高(约 178 厘米)和游泳能力来看,家属认为如此浅水不太可能导致意外溺水。
当时,当地一家私人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显示死因为 " 溺水 ",遗体随后被送往殡仪馆冷冻保存。
令人不解的是,直到 5 月 30 日,也就是死亡发生四天后,警方才接到报案。家属担忧,这一延迟可能导致现场证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大约四周后,哈多的遗体被运回澳大利亚昆士兰。家属在当地要求进行第二次验尸,希望确认死因。然而,当昆士兰法医检查遗体时,意外发现哈多的心脏已经不在体内。
这一消息让家属震惊不已。他们表示在任何环节都没有被告知心脏会被取出,更没有签署任何相关同意书。父母痛心地指出:" 我们只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现在连最基本的真相都被遮掩。"
针对 " 心脏失踪 " 的质疑,印尼巴厘岛的法医 Dr. Nola Margaret Gunawan 回应称,此案涉及两类验尸:一是家属要求的临床验尸,二是当局要求的司法验尸。在司法验尸程序中,保留部分器官(如心脏)被认为是合法的标准操作,主要用于进一步检验和存档。法医 Nola 强调,这一做法并不需要家属的额外同意。
不过,家属并不接受这一解释。他们质疑,即便司法程序允许保留器官,也应当向死者亲属明确说明,而不是在遗体送回后才发现器官缺失。
家属强调,澳大利亚驻印尼领事馆在整个过程中并未被告知心脏被取出的情况。这让他们感到震惊与愤怒,也引发公众对领事保护与跨国遗体处理流程的质疑。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心脏直到数月后才被返还,且家属还为此支付了约 700 澳元(约合人民币 3824 元)的费用。
02
在整个事件中,哈多的家属始终认为死因存在诸多可疑之处。
他们提出了以下疑点——
泳池深度与体格不符,单纯溺水说法难以成立;
遗体表面有割伤和瘀青,不像是单纯意外导致;
遗体包裹用的浴巾上有明显血迹;
从发现遗体到报案相隔数日,可能造成现场情况被掩盖;
而最关键的证据则是哈多的心脏未能随遗体一同运回。
这些异常让家属质疑哈多的死亡可能并非单纯溺水,而是另有隐情。
事件曝光后,昆士兰州的验尸官已将此案列入法定调查程序,澳大利亚联邦警察也被要求介入,以核实哈多是否遭遇了药物、抢劫或其他暴力行为。
目前,澳大利亚方面的验尸尚未对外公布全部结果,是否检测到药物或酒精反应、是否存在内伤仍属保密状态。但随着 " 心脏失踪 " 一事公开,社会对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呼声越来越高。
哈多父母并非认为其中一定存在阴谋,只是想要得到一个清晰透明的答案。" 他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有权知道他到底怎么死的,为什么心脏会消失,为什么我们要付钱才能把心脏拿回来。"
一个年轻生命在异国他乡骤然陨落,本就让人痛惜。而当死因、遗体处理和器官去向充满疑团时,悲剧背后的阴影便更加沉重。目前,针对此事件,澳大利亚和印尼两国的调查仍在继续。
资料来源:红星新闻、潇湘晨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