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_ZAKER新闻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创始人
2025-10-11 23:30:15
0

10 月 10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 "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 " 十四五 " 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 十四五 " 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 2020 年分别增长 19.6% 和 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 3940 万人、特困人员 482 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 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 2020 年分别增长 26%、32% 和 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 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化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陆治原说。

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从 4 个方面介绍我国积极推进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 " 单人户 " 纳入低保。

救助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 " 物质 + 服务 " 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服务管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对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和及时救助。全面推行 "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 3771 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巩固拓展兜底脱贫成果取得新成效。优化细化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已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 十四五 " 时期,我国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陆治原介绍,养老服务方面,全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成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 40.6 万个、床位 799.3 万张。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224 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500 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990 个、老年助餐点 8.6 万个,每天有 300 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 4945 万老年人。" 陆治原说。

" 十四五 " 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比 2020 年提高 1.07 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5 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 截至 2024 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2 亿,占总人口的 15.6%。" 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介绍,民政部认真履行老龄工作职责,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体系不断健全,老年人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快形成。

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以 " 银龄行动 " 为抓手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截至今年 9 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注册的老年志愿者已经达到 5358 万人,服务总时长 16.4 亿小时,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 " 法律服务助老护老 " 行动,坚决打击涉老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合法权益。

在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方面,持续组织开展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慈善氛围更加浓厚

慈善事业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民政部副部长李常官介绍,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有力有效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慈善制度更加完善。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制修订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等 4 个部门规章,慈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慈善力量不断壮大。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从 2020 年底的 9400 多家增加到目前的 1.6 万多家。

慈善作用日益显现。" 十四五 " 期间,全国慈善组织每年支出 1500 亿元,主要用于 " 一老一小 "、" 一残一困 "、教育医疗、就业增收等方面;社会各界捐赠资金 200 多亿元,有力支持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慈善氛围更加浓厚。" 十四五 " 期间,举办了两届 " 中华慈善奖 " 表彰活动,每年组织开展 " 中华慈善日 " 主题宣传活动," 人人慈善、时时慈善、处处慈善 " 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信息。李常官介绍," 十四五 " 期间,民政部着力打造有力度的地名管理,有广度的地名使用,有深度的地名文化,有温度的地名服务。

修订施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创新实施地名备案公告制度,目前民政部网站已公告新命名地名 60 多万个,实现了有地要有名,有名要规范。

持续建设中国 · 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各类地名数据 1480 万条,调用总量近 7 亿次。

健全完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千年古地名的文化内涵。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做好 " 千年古县 "" 千年古镇 "" 千年古村落 " 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 6.8 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创新开展 " 乡村著名行动 ",已命名乡村地名 71 万条,设置地名标志 62 万块,采集上图乡村地名和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 993 万条,基本覆盖了全国 200 多万个自然村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疆轮台县原始胡杨林迎来最佳观... 发布时间:2025 年 10 月 20 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近日,新疆塔里木河...
【光明时评】数字化让文化遗产焕... 【光明时评】作者:王思渝、张剑葳(分别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长聘副教授...
孙兴杰:在承诺破碎之地布达佩斯... 直新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访问白宫,两国总统的会谈没有取得突破,甚至有媒体认为这是今年 2 月底...
胡锡进:澳侦察机最新碰瓷,被解... 澳大利亚一架 P-8A 侦察机 19 日非法侵入中国西沙领空,解放军不仅将其警告驱离,南部战区空军发...
善水科技董事长被采取刑事强制措... 10 月 20 日晚,善水科技(SZ301190,市值 49.11 亿元)公告称,公司于 2025 ...
匈牙利外长:欧盟法律部门认定 ... 财联社 10 月 20 日电,据央视新闻,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当地时间 20 日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理事...
莫迪视察航母,并扬言:仅名字就... 据印媒报道,印度总理莫迪 10 月 20 日视察了 " 维克兰特 " 号海军航空母舰,与武装部队人员...
又一门店关闭,85度C北京仅剩... 每经记者: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郑欣蔚 每经编辑:余婷婷曾红极一时的烘焙咖啡品牌 "85...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讨论落实俄美领... 财联社 10 月 20 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20 日,俄罗斯外交部通报称,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
支付宝回应“内斗”传闻_ZAK... 蚂蚁集团于今年 6 月推出 "AI 健康管家 AQ" 应用,旨在整合支付宝账号体系与平台医疗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