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冲浪的大家一定都刷到了这条骇人听闻的新闻:2025 年 10 月 15 日,四川雅安石棉高速服务区,一名全身赤裸的 3 岁男童被拍到四肢爬行、趴地啃食,行为高度类犬。小孩的父亲表示采用 " 自然教育法 " 养育孩子,强调 " 生活方式自由,外人无权干涉 "。
不少网友担心孩子是拐卖的,或者孩子来自没受过教育的家庭。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孩子不但不是拐卖的,孩子的双亲居然还是 " 高学历 " 出身。

画面中的孩子蹲伏在地上用嘴去叼食物,动作有明显的动物化特征。孩子没有穿衣服,彼时四川雅安的室外温度也只有十几度 /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看似反常识,实则不是偶然,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项美国研究就发现,那些有着动物习惯的 " 野孩子 "(feral children)们大多是聪明、受过教育的父母的孩子,很多还在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 [ 1 ] 。
比起生在保守落后的家庭,更可怕的是生在固执己见把孩子的未来当作试验田的家庭。不是只有家庭暴力才是对孩子的虐待,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再不实行干预任其父实施 " 自然教育 ",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将遭受极大的摧残。
从视频资料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到这个孩子非常瘦小,蹲伏姿势时肋骨清晰可见,和短视频中常见的手臂有 " 堆堆肉 " 的胖娃娃截然不同。
事实上,由于摄入营养的效率不同,人类婴幼儿时期是非常容易胖的阶段,尤其从出生到两岁的期间存在体重快速增加的现象 [ 2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见到的婴幼儿拥有短粗的体态和较多的皮下脂肪分布。

由于营养摄入效率高,婴幼儿四肢上通常会有 " 堆堆肉 " / 图虫创意
我们尚未得知 " 野人小孩 " 具体的健康情况,但从图像资料来看," 野人小孩 " 大概率存在着体重不足和营养不良的症状,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用于生长发育的蛋白质等营养摄入,孩子很可能会生长迟缓并导致不可逆的生长和认知功能丧失,伴随更高的疾病和死亡风险 [ 3 ] 。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标准有清晰的规定,测量范围覆盖身高、体重、头围、臂围等等。图为 2-5 岁男孩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图,低于临床阈值(z < −2 )为严重营养不良 / [ 4 ]
除了营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四肢行走的姿势," 野人小孩 " 的脊柱发育情况也令人担忧。从图片上可以看出,野人小孩的脊柱呈现明显的塌陷,因匍匐行走形成明显的弯曲弧度。
新闻中那位 " 野人小孩 " 的父亲称,孩子四肢着地行走是他推崇的 " 自然养育法 ",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研究指出,四肢行走往往不是一种 " 自然的健康选择 ",而是因为神经系统或小脑功能发育不足,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身体平衡的缺陷 [ 5 ] 。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野人小孩四肢奔跑的速度很快,重心与发力和直立行走的模式截然不同 /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正如视频中可以看到的,那个孩子的脊柱已经明显变形。四肢行走的重心和平衡方式与直立行走不同,长期以四肢行走会让人不断调整身体姿势来维持平衡,这种长期的姿势代偿会慢慢改变脊柱的弯曲度 [ 5 ] 。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用四肢行走会改变骨骼之间的结构和配合方式。一项研究发现,这种行走方式会让骨盆前倾角度增大、脊柱更加凸出,而股骨的倾斜角度减小,最终导致骨盆与脊柱之间的协调关系被打乱 [ 6 ] 。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骨骼形态,也会改变身体的重心和发力方式。时间一长,身体就会逐渐 " 习惯 " 四肢支撑的姿势,反而难以重新适应直立行走。对于所谓的 " 野人小孩 " 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学会像普通人一样走路,将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从四肢行走到两足直立,是一个重心与发力方式逐步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骨骼的形态与位置随之发生调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机制也不断适应新的运动需求 / 图虫创意
即使视频中有片段显示 " 野人小孩 " 有片刻时间双足行走,但他的未来依然不容乐观。
南非古人类学家和神秘动物学家菲利普 · 托比厄斯指出:" 人类的直立行走是现存人类与非洲和亚洲类人猿最显著的区别之一。身体的直立包含两个方面:躯干的直立和双足或两足的姿势和步态。我们有理由认为,发达的平衡感是直立行走发展的先决条件,或者至少是伴随而来 " [ 7 ] 。
所以要想直立行走,需要满足双足支撑和垂直躯干两个条件。而因为长期用四肢行走," 野人小孩 " 已经是四肢支撑和弯曲躯干的状态,已经不满足直立行走的前提,很可能他已经不具备长时间直立行走的能力。
脊柱变形的影响远不止是外形上的改变。研究发现,如果在生长发育期出现明显的脊柱弯曲或畸形,会对胸腔和肺部的发育造成长期影响,容易引发 " 胸廓功能不足 ",从而导致呼吸困难或肺功能下降 [ 8 ] 。此外,脊柱畸形还会影响身高的正常增长,出现身材矮小或生长受限的情况 [ 9 ] 。

x 光片显示,患者由于脊柱变形,对肺部造成了压迫 / [ 8 ]
即使及时干预治疗,这样的情况是不容易矫正的。研究者指出,很早与动物一起生活的婴儿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在学习站立和双足行走方面有很多困难。尽管大多数人后来学会了双足行走,但在紧急情况下,他们会自动切换到以前获得的四足步态 [ 5 ] 。
在临床上,即便使用支具或通过矫形手术等方法,也难以让畸形的脊柱恢复到完全正常状态。支具治疗会对身体活动造成长期的限制,部分患者患有并发症 [ 10 ] 。
身体上的损伤或许还能通过治疗和矫正慢慢恢复,但心理上的创伤往往更难弥补。所谓的 " 自然养育法 " 极有可能让这个 " 野人小孩 " 错过了关键的成长阶段。

画面中野人小孩像动物一样 " 叼 " 起地上的食物,一旁的父亲无动于衷 /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实际上,人类在语言、文化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学习都有 " 关键期 "。以声音学习为例,科学家发现,人类和鸟类都存在类似的声音学习关键期。在这段时间里,外界的特定经历会对大脑发育产生比其他时期更深远的影响。一旦错过了这个阶段,之后即使再进行训练,发声学习能力也会显著下降 [ 11 ] 。
这一规律在其他 " 野人小孩 " 的案例中也得到了印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孩爱丽丝 · 玛丽 · 哈里斯,从五个月大到六岁一直被绑在家中的阁楼里,被发现时无法说话、走路,也不会自己吃饭。经过多年的干预治疗,她到九岁时才勉强能说出简单的词句,并学会用勺子进食 [ 12 ] 。另一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女孩丹尼尔 · 克洛科特,在生命最初的七年里被锁在房间中,与外界几乎没有接触。即便被收养并接受教育,她直到十二岁仍未能学会说话 [ 13 ] 。

爱丽丝 · 玛丽 · 哈里斯在漫长的时间里被困在家中的阁楼里,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 / 图源谷歌
可以想象,在所谓 " 自然养育法 " 的影响下,这个 " 野人小孩 " 已经错过了大量学习语言和社会规范的机会。而他如今才三岁,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再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后果无疑将是令人担忧的。
同样,从 " 野人小孩 " 的状态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他几乎没有与同龄人正常相处的机会。如果继续按照所谓的 " 自然养育法 " 成长,错过上幼儿园的阶段,他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社交剥夺。
研究表明,早期的严重社交剥夺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绪调节以及依恋关系的建立,必须进行人为干预。罗马尼亚的孤儿研究表明:早期从机构化照护环境转入高质量寄养家庭的儿童,在语言能力、智商以及情绪和依恋方面的恢复情况明显更好 [ 14 ] 。而在长期被隔离、缺乏社会刺激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则在视觉记忆、注意力控制、学习能力以及自我抑制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神经心理缺陷 [ 15 ] 。

幼儿园不仅发挥教育的功能,还是儿童一起游戏、社交、生活的重要场所。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儿童渐渐发展出更成熟的语言和认知能力 / 图虫创意
" 野人小孩 " 的处境令人揪心。所谓 " 自然 ",并不等于 " 无害 "。缺乏照料与引导的放任,同样会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虐待不止于暴力一种形式,违背科学规律的一意孤行是对孩子成长的巨大摧残。这么阴间的新闻居然发生在 2025 年,真希望眼睛一闭一睁发现是假的 ……
撰文 / 芙克斯
上一篇:突发!杨瀚森教练比卢普斯涉嫌“非法赌博”,被联邦调查局逮捕_ZAKER新闻 据名记 Shams 报道
下一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这些表述值得关注_ZAKER新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些表述值得关注!
1.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