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是车辆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有效性。一般而言,防冻液在使用2年或行驶4万公里左右应考虑更换。然而,对于营运车辆或行驶里程较高的车辆,更换周期可能需要缩短。为确保准确,车主应参考自己车型的使用维修手册。
防冻液具有保质期,通常为2年,部分长效产品可达5年。但请注意,未开封的防冻液并不会延长其保质期。因此,如果5年内未更换防冻液,其内部化学成分可能已失效,导致防冻效果大打折扣。
长期不更换防冻液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水分蒸发会导致防冻液冰点变化,影响其冷却效果。同时,随着发动机的长时间运转,防冻液可能会消耗至不足,降低其防腐、防垢效果,进而缩短发动机使用寿命。
在更换防冻液时,车主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不同品牌、不同颜色的防冻液不能混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性能;其次,防冻液不能用水代替或掺水添加,因为水的冰点低且易形成水垢堵塞;此外,添加防冻液应在车辆熄火冷却后进行,以避免高温下喷射导致的烫伤风险;最后,车主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防冻液与皮肤和其他橡胶部件接触。
为确保防冻液的正常使用效果,车主在添加时应遵循一定的标准。一般来说,防冻液水壶上都有水位刻度标识,车主应按照标识添加到合适的水位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