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倒闭。
威马自2022年起就陷入了资金链断裂、发底薪逼迫员工辞职等负面消息的困扰。天眼查数据显示,5家公司联合将威马告上了法庭,请求查封威马1.3亿元资产。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已做出一审判决,威马的EX5车型属吉利所有,威马需赔偿吉利700万元人民币,同时被要求停止使用威马EX5车型上的零部件和相关图纸。
威马官方已驳回上诉并表示该判决尚未生效,沈晖自信表示换几个汽车零部件对威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威马汽车在创立初期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种子选手,沈晖的目标是要做老百姓用得起、用得爽的电动智能汽车。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点都在电池上,而威马的使用的电池并没有优势。电池自燃是新能源汽车的通病,威马为了解决电池自燃的问题,采用了“锁电”的方式,
但这样的方式也让威马汽车的续航功能大打折扣,其品牌和口碑也受到了影响,部分消费者更是直接将威马拉入了“黑名单”。经此事件,威马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大不如前,逐渐和同行拉开了距离。
威马汽车面临内忧外患,不仅面临同行的巨额赔偿,还要缓解资金压力。若要在新能源领域站稳脚跟,还要重建威马品牌形象,应对企业内部降薪、裁员、关厂等各种负面事件。是
涅槃重生还是就此沉沦,留给威马的时间不多了。
事实上,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下,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小有成绩,国产电动小汽车甚至火到了国外。
但究其本质,国产新能源汽车缺乏核心技术,仅靠组装零件发家的新能源车企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只有技术到位,产品过硬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