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车的兴起,汽车市场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许多新兴势力汽车公司不断涌现,而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使是曾经在中国市场占据很大份额的日系车,也难以逃脱销量下滑的困境。
曾经,提到日系车,人们会想到“开不坏”、“省油车”、“耐用经济”等词语。其中,本田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一神车”,曾经有人这样说:“如果全世界的汽车公司都倒闭了,那么最后剩下的一定是本田。”
然而,如今日系车的销量却大不如前。在今年上半年的总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长安和吉利等国产汽车品牌销量呈现出上升趋势,比亚迪的总销量高达115万辆,远超丰田的87.94万辆。
国产车企的销量正在逐渐拉大与日系车之间的差距。
日系车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们没有跟上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步伐,因此被其他品牌甩在了身后。
在比亚迪、吉利、理想等国产汽车品牌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的市场环境下,日系车仍然依赖燃油车支撑销量,型格、雅阁等燃油车仍是其主要销售车型。
日系三强中,最早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是丰田,但丰田只能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90年代,丰田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混动车普锐斯,后续也推出了凯美瑞等混动车型。但由于价格过高且不能上绿牌等原因,加上比亚迪的出现,丰田的混动车型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
本田和日产在新能源车市场的表现更惨淡。本田的新能源车型较少,且大多数是油改电车型,质量不过关,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日产的新能源车型更是只有寥寥几款,销量惨淡。
此外,日系车的纯电车型产品力也不尽如人意,大多是仓促改造而来的燃油车,质量不过关,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消费者购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购买日系车是为了追求进口车的面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地位在逐步提升,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本土品牌,比亚迪、吉利、理想等国产汽车品牌的销量正在逐步上升。
比亚迪、吉利、理想等国产车企所打造的新能源车型在技术、混动系统和插混车型定位等方面都深受消费者喜爱,加上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出台,这些品牌的成功也变得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