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汽车引擎技术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涡轮和自吸这两种技术的讨论。其中,结构复杂性是影响机械故障率的重要因素。自吸引擎因其结构相对简单,常被赞誉为质量稳定、故障率低且保养经济。相比之下,涡轮引擎的结构更为复杂,特别是引入了额外的涡轮增压器,这也使得涡轮引擎在过去被认为故障率相对较高。
涡轮增压器是涡轮引擎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涡轮叶片,进而带动同轴上的进气叶片压缩空气并注入发动机气缸,从而提升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然而,涡轮增压器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需要在高达900到1000℃的温度和数十万转/分钟的转速下工作,这对冷却、润滑和动平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不当的操作习惯,如冷车启动后立即激烈驾驶、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高速运转后突然熄火等,都可能导致涡轮增压器的润滑和冷却失效,从而造成早期磨损或损坏。此外,使用劣质的或不符合要求的机油、进气管路泄漏或空气滤清器损坏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涡轮增压器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引入了延迟降温技术、单独设置冷却系统等,以在发动机熄火后继续为涡轮增压器提供一段时间的冷却,从而有效防止增压器高温损坏。因此,对于近几年购买的新车来说,一些传统上认为会影响涡轮增压器寿命的操作习惯可能已经不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