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动驾驶卡车领域的公司遭遇了寒冬。以干线物流为主要场景的自动驾驶公司,如Waymo、擎天智卡、Locomation、Embark、图森未来等相继关停或裁员。这些公司的倒闭并不意外,因为当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满足公开道路的自动驾驶需求。那么,自动驾驶卡车是否有可行的落地方式?是像乘用车一样,从面向卡车的ADAS渐进到高阶自动驾驶,还是从源头找问题,退回到更简单的封闭/半封闭场景?
自动驾驶卡车的热潮要晚于Robotaxi,市场对于自动驾驶卡车在干线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整体看好。然而,干线物流场景中的自动驾驶卡车面临技术难题,这波寒潮针对的并不是干线物流,而是公开道路。问题出在技术上,自动驾驶无法满足这个场景的需求。卡车的尺寸大、质量大,会对传感器造成一定的阻挡,制动距离、转向角度等等问题,也会给系统的规控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卡车的工具属性更高,购买车更多是希望通过这辆车来赚钱,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卡车的高阶驾驶辅助需求非常靠后,甚至没有这个意愿。因此,卡睿智行、斯年智驾等公司转向封闭/半封闭场景,如港口、物流园区、矿山等,这些场景相对封闭,不同项目的相似性高,采集数据不存在政策阻碍,做泛化更容易,更容易商业化落地。卡睿智行、斯年智驾、飞步科技等公司获得了资本的认可,拿到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