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轮定位,是指以后轮的平均推进方向为定位基准,测量并修正与四个车轮相关的定位角度;从而在车辆行驶时,底盘的所有部件都能与轮胎保持适当的几何关系。
使驾驶员能够正确、舒适地驾驶汽车,并延长轮胎和底盘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汽车悬架系统的主要定位角包括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前束角、外倾角、转向前束角等。其意义如下:
1.外倾角:定义为从车辆前方看时,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形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角度的不同可以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和受力点,直接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和磨损。
2.倾斜角(K.P.I):定义为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形成的角度。有了倾角,车辆的重量可以均匀分布在轴承上,可以保护轴承不受损伤,使转向力均匀,转向轻便。
外倾角在车辆悬架设计之初就已设定,通常不可调整。
3.前束:定义为从上方看时左右轮胎形成的角度,前束向内,前束向外。前束角的作用是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和路面阻力而向内或向外滚动的倾向,保证汽车的直线性。
4.主销后倾角:定义为从车辆一侧看时,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向前为负,向后为正。
主销后倾角的存在可以使转向轴与路面的交点在轮胎接触点的前方,可以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来保持汽车的直线行驶。它的原理就像购物车的前轮会自动转向你用力的方向,保持直线。
5.转弯时的前束:定义为转向时两个前轮的转向角之差。转弯时,内轮转过的角度通常比外轮大,相差2度左右。其目的是使汽车在转弯时绕着后轮轴延长线的瞬心平稳转弯。
6.偏置:偏置定义为轮辋结合面与轮辋中心之间的距离,朝向外侧为正,朝向内侧为负。改变轮辋的偏置会改变汽车的轮距,轮距是指轮胎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因此,如果只是简单地加大轮辋和轮胎,而不改变偏置量,则不会影响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