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是由发动机和驱动桥在汽车上的位置决定,各种布置形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这种布置形式轴载荷分配好,对操纵稳定性有利,传动系及其操纵机件最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维修方便,被一般载货汽车、9m以下的大客车、中高级小轿车广泛采用。但其轴距长,自重大,用于9m以上大型汽车易引起振动;用于小轿车时地板上有凸起的传动轴通道;驾驶室受热、振动、噪声程度大。
2.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横置于轴距之外,省略了传动轴,汽车自重较轻,车厢受热、振动、噪声程度小,在9m以上大客车和微型汽车上应用较多,少数中高级轿车也有采用。但这种布置形式,满载时后轴(后桥)负荷往往过大,操纵稳定性差,转弯时有甩尾倾向。操纵装置远距离控制,使结构复杂,维修保养不便。发动机散热条件差,且行车时不便于凭听觉判断发动机故障。
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这种布置形式转向自动回正性能好,高速行驶较安全;省去了传动轴,地板上无凸起的通道;操纵机件简单,发动机散热好,在轻型和微型轿车上应用较多,个别高级轿车也有采用。这种布置形式的汽车后轮附着重量减少易打滑,下坡时汽车重量前移使汽车前轴负荷过大,高速下坡时易翻车。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汽车的所有车轮都是驱动轮,提高了汽车对道路的适应性能。但传动系增设了分动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降低,汽车经济性较差。
汽车的传动系统布置可以分为五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和四轮驱动(4WD)。
**前置后驱(FR)
最早期的汽车绝大部分采用FR布局,现在则主要应用在中、高级轿车中。F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即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平衡,操控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前置前驱(FF)
FF是现代小、中型轿车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案。FF的优点是:降低了车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
**中置后驱(MR)
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MR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
**后置后驱(RR)
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但保时捷911的“甩尾”则是因RR出名的。RR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
**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3.0前置后驱优点是平稳操控直接驾驶极限高缺点是动力流失比较大因为要经过传动轴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需要时间所以对发动机的动力要求大比如宝马的7系前置四驱优点是动力响应快极限状态下车的稳定性好弯道平稳缺点是油耗大操控不直接比如奥迪的A8L6.0W12中置后驱动力响应快驾驶感受很直接缺点是车辆难控制对驾驶技术要求高比如保时捷911系列后置后驱优点是动力响应极好弯道提速快终极操控缺点是最难驾驶一般的技术很难驾驭比如保时捷911系列
直列V型水平转子…特点太多了…不想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