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发爆胎风险。当轮胎胎压过高时,轮胎的弹性会显著降低,受到冲击后爆胎几率大增。而胎压过低时,胎侧在行驶过程中变形更多,产生过多热量,可能导致胎体分离从而爆胎。
胎压过高会带来多重危害。首先,过高的胎压会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降低附着力,这不仅影响制动效果,还可能缩短轮胎使用寿命。其次,胎压过高会使轮胎耐扎性能减弱,增加爆胎风险。此外,过高的胎压还会加速轮胎胎面中央的花纹磨损,导致轮胎寿命降低,同时车身震动会增大,间接影响其他部件的寿命。更严重的是,胎压过高会使轮胎帘线过度伸张变形,胎体弹性下降,增大行驶负荷,降低耐轧性能。
胎压过低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胎压过低会导致油耗上升、方向盘变沉、易跑偏等问题。同时,过低的胎压会使轮胎各部位运动量增大,过度碾压造成轮胎异常发热,降低帘线和橡胶性能,可能引发脱层或帘线折断,加剧轮辋与轮胎之间的摩擦,造成胎圈部位损伤和异常磨损。此外,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成倍增加,导致胎温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大幅下降,高速行驶时极易爆胎。
为确保行车安全,应定期检查并调整胎压至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胎压在2.2-2.5bar左右最为合适。夏季时胎压应稍低一些,以防高温引发轮胎问题。同时,由于前轮长期支撑发动机,其胎压可比后轮高0.1bar左右。备胎由于不常用,气压可稍高一些,以免用时因气压过低失去应急作用。此外,测量胎压时要注意凉胎与热胎的胎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