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三大技术被称为“三电”系统。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影响着其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我国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自2018年起,新能源乘用车开始大量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使续驶里程从300公里提升至500公里。目前,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全球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占据了7个席位。电机则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和负载能力,一般可分为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
我国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效率更高、可靠性更强、体积更小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控系统是连接电机与电池的神经中枢,负责动态监控和调整各项技术参数,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电机管理系统。北汽新能源的EMD3.0技术和比亚迪的IGBT4.0技术都是电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前者能对全车260个部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后者打破了欧洲和日本对芯片的垄断,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成本和能耗。
除了“三电”系统,新能源汽车还有其他关键技术和装备,包括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和整车轻量化技术。电池及其管理技术对电动汽车的成败至关重要,要求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充电方便迅速、低制造成本、低内阻和自放电率、不污染环境、适应宽环境温度范围、少维护或免维护以及使用安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要求电机具备高转速、高效率、动态性能好,工作可靠且适应各种工况。
电动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需具备较大启动转矩、宽调速范围和能量回馈能力。目前,比亚迪的电机最高转速能达到两三万转,电池包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60千瓦时每千克。而电机控制技术中,矢量控制(FOC)和逻辑控制以及总线技术等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整车控制技术和整车轻量化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因此,了解这些关键技术对于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来说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