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病车上路行驶。驾驶人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车辆。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热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二、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夏季行车不宜时间过长,应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进行适当停车休息的同时检查轮胎温度;当发现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应设法将车停到阴凉处或树荫下,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不可用放气或泼冷水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另外,夏季行车应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三、避免疲劳驾驶。
在夏季炎热天气或驾驶室内温度过热的环境下驾驶车辆,温度高、空气流通差,驾驶人很容易疲劳;往往会感到精神疲倦,视线逐渐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午后或午夜行车极易瞌睡,甚至会出现驾驶人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夏季炎热天气行车,应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不得勉强驾驶车辆。
夏季,各地的降雨都比较频繁,根据国际驾驶安全调查显示,雨天驾车交通失事率比平常高出大约五倍,在此,我们特意将老司机总结出的雨天开车的一些心得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益。
注意一:保持车距、控制车速。车速过快是造成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下雨天,道路较滑,轮胎的附着力下降。 如果车速过快,惯性力增加,遇到紧急情况制动时,制动距离比良好天气时长20—40%,制动效果明显下降,发生事故的机会增多。
注意二:见到积水处莫左闪右避。知道积水深度,水深且急时,必须绕道而行或等待积水深度降低后再涉水而过。
注意三:涉水时,要注意对汽车电器和进气口的保护。
雨天行车,最重要的是遵循“慢”字!安全行车就能及时应对因湿滑路面导致的各种突发情况,有效利用车载通风、玻璃加热等装置,杜绝因车辆行驶途中,车身玻璃因温差出现雾气影响视线的情况。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是行车时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跟车距离,切忌频繁超车。
二是遇湿滑路面要减低车速,不急打方向盘,避免发生侧滑、甩尾等情况。
三是在多行人、非机动车路段、路口,一定要减速慢行并多观察前方及周边情况,避免因突发事件而采取制动不及时。
四是如遇水雾较大,能见度较低时,要开启雾灯并减速慢行。高速行驶时突遇路面水坑千万不要急刹车,避免车辆失控。
五是遇到积水路面时,要注意“一看二慢三通过“原则,即观察水的深度,漫过车轴就不要行驶了,入水要使用低速挡,平稳给油,直线匀速通过漫水区,不能左右急打方向,途中切不可换档和停车。
除此之外,节日期间,交巡警将加大对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员、超载、违反规定停车(临时停车)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请广大驾驶员严守各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遵守交通标识指示、服从交巡警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