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胎压降至1.5bar以下时,车辆将不宜继续行驶。胎压过低会带来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首先,过低的胎压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车辆的行驶阻力,导致油耗上升。
其次,低胎压会使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产生过高的温度,增加爆胎的风险。
此外,长期在胎压过低的状态下行驶会加速轮胎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
同时,低胎压还会降低车辆对地面冲击的缓冲能力,使乘坐舒适性下降,尤其是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感觉更为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胎压过低会影响轮胎的制动性能,增加制动距离,从而威胁行车安全。
因此,合理控制胎压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将胎压保持在2.3-2.5kpa的范围内是较为合适的。然而,考虑到气温的影响,北方地区在夏季炎热时可以适当降低胎压至2.2bar左右,以防止热胀冷缩对轮胎造成损害;而在冬季,则可以将胎压稳定在2.6-2.7bar范围内,以避免因天气寒冷导致胎压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