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由于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导致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为了防止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相关规定明确指出,驾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即被视为疲劳驾驶。
为了缓解疲劳驾驶,驾驶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建议在连续驾驶两小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休息。这样的休息安排有助于保持驾驶时的全神贯注,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选择休息的时机非常关键,应该在感到犯困之前果断停车休息。因为在犯困时驾驶,驾驶人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的疲劳程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的规定,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将被一次记9分。这一规定旨在强调疲劳驾驶的严重性,并提醒驾驶人重视行车安全,合理安排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