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汽车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以下五种情况需要考虑:
1. 花纹磨损程度:轮胎花纹残留深度小于1.6mm时,需要立即更换轮胎。载重轮胎上的磨损标记高度为2.4毫米,这些稍微突起的胎面磨损指示标记位于胎面花纹沟槽的底部,高度为1.6毫米。如果胎面橡胶花纹块磨损到与这些标记一样的高度,继续驾驶已不再安全。
2. 轮胎生产日期:轮胎会老化,时间基本上是5年左右。生产日期在轮胎的侧面,它是个4位数,前面2位数表示生产年份,后面2位数表示是第几周生产的。如果轮胎老化,建议更换轮胎。
3. 频繁补胎:如果同一轮胎屡次被扎,超过三次甚至更多之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建议更换轮胎。因为当以120km/h高速行驶时,普通小轿车的轮胎会在一秒钟的时间里转动近17圈,轮胎内温度也会升高,损伤过多虽已弥补,但高速运动的轮胎也很可能出现危险。
4. 轮胎有偏磨、裂痕、鼓包等异常现象:在湿滑路面上使用磨损的轮胎,将发生水飘现象,增加驾驶失控的风险。因为在过度磨损的轮胎上,胎面花纹无法将轮胎下方的积水排出,从而会导致车辆失控。偏磨就是同一个轮胎,两边的磨损不一致。裂痕就是轮胎自然老化,或者受到外力冲击,表面裂开来的缝隙。缝隙长度超过6毫米,深度可以看到轮胎里面的编织物的话,轮胎必须更换。如果是鼓包的话,轮胎受到外力的强烈冲击,胎壁帘线断裂的话,就会发生鼓包,这种情况继续开,爆胎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建议更换轮胎。
5. 轮胎异常磨损严重:车辆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发生车辆跑偏、轮胎偏磨、块状磨损或者波浪状磨损,以及轮胎异常磨损失圆等情况。除了驾驶体验变差、车辆胎噪变大,长期异常磨损的轮胎风险也增加。若车主属于节约型,可以通过轮胎换位平衡轮胎磨损状况,及时进行故障排除,磨损严重的如块状及波浪状磨损则建议及时更换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