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刹车不需要踩离合器。自动挡汽车没有离合器,只有两个踏板:油门和刹车。左侧是制动踏板,右侧是油门踏板。
自动挡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液力变矩器液力传动自动变速器,车辆会根据行驶速度和交通状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档位行驶,自动换挡更加安全。自动挡汽车上有六个档位,从上到下分别是:P、R、N、D、S、l。
自动变速器的传动形式主要有两种:有级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CVT)。最常用的机械式CVT是在驱动轮和从动轮的V型槽内,用V型金属传动带或链条传递扭矩。这种传输模式通常用于较小的车辆。
自动挡和手动挡的不同之处:
1. 油耗不同
手动挡的省油方法主要是使用空挡滑行,发动机只在怠速运行。而自动挡不可使用空挡行驶,带挡的发动机转速高于怠速较多,从而形成油耗差异。
相对来说手动挡要比自动挡的车省油,但也要看在什么环境。比如手动挡的车在一个堵车严重的城市油耗也不会低,经常换档,也十分费油。
2. 操作难度不同
手动挡主要依靠人力踩离合器来完成变换档位的操作,手动挡的车能够让驾驶者更好地体验爬坡、加速的快感和驾驭汽车的乐趣。由于操作比较麻烦,要求驾驶者具有较高的驾驶技术。
自动档主要依靠液压边矩器的液压传输自动变速原理来完成换挡动作。换挡时不用踩离合器和频繁换档,连对汽车知识不甚了解的初学者都可以很快掌握。
但有的人觉得自动挡的车有点像“傻瓜车”,剥夺了车与驾驶者的互动,制动性也不及手动挡的车。
3. 安全性不同
手动挡的空挡滑行虽然省油,但由于车失去了动力,特别是在转向时会造成转向不足、甩尾等风险,同时若遇发动机怠速时熄火,会使车失去转向助力和刹车,这就增大了行驶中的安全隐患;自动挡的车,由于不能使用空挡行驶,整个行程中始终保持动力的支持,这样的方式行驶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