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率、制动效率的稳定性和制动方向稳定性。
1. 制动效率:包括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在GB7258-97中,汽车需要满足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的要求才能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M1类车的制动初速度从30km/h提高到50km/h,制动减速度也从平均减速度改为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2. 制动效率的稳定性:即抗衰退性。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调整。合适的调整间隙、左右轮比例和前后轴比例协调,以及采用抗热衰退性能强的摩擦材料是保证制动性能恒定的关键。
3. 制动方向稳定性:也是汽车制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在跑偏和侧滑。在GB7258-97中规定,任何情况下制动车辆不得驶出2.5m宽车道。如果在制动时出现不稳定的跑偏和侧滑,可能超出2.5m宽车道。
汽车制动性能的介绍
汽车制动性能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够强制减速甚至停车,或在下坡时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的能力。汽车的制动过程是人为地增加汽车的行驶阻力,通过车轮制动器、发动机或专门的辅助制动器来实现。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性能,需要注意制动系统的调整和使用抗热衰退性能强的摩擦材料。同时,保持适当的调整间隙和左右轮比例,以及前后轴比例协调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