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的胎压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普通汽车原厂的胎压通常设定在2.3-2.5bar的标准范围内,而标定的最大胎压为3.5bar。然而,实际上,轮胎可以承受的最大压力至少为4.5bar,这显示了轮胎的强度和耐用性。
在日常使用中,即使将胎压调整到较高的水平,如3.0bar,也不必过于担心。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行驶,轮胎的压力可能会上升到3.3bar左右,但这仍然远低于轮胎的承受极限。因此,许多新车出厂时的胎压就设置在3bar左右,并且在首次保养之前,这样的胎压设置并不会对高速行驶造成任何问题。
实际上,按照厂家给出的标准胎压或稍高一些并不会对轮胎造成损害。相反,过低的胎压才是导致爆胎的主要原因。当胎压不足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部分会因车身重量而受到挤压,导致轮胎侧壁变形。当轮胎离开地面时,由于内部气压的变化,轮胎会重新拉伸。这种持续的挤压和拉伸过程会导致胎肩气密层产生皱纹,胎温急剧升高,进而使胎体帘子布和橡胶逐渐剥离,轮胎强度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行驶,极易发生爆胎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