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秋,但气温仍居高不下,减重人士经常在畅快运动后大汗淋漓。此时需要补充电解质吗?如果不补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吗?今天我们来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电解质是指在水中能够解离出带电粒子的物质,主要包括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水和电解质平衡是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人体有精妙的电解质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这套系统时刻起着缓冲和调节离子平衡的作用。特殊情况下,人体电解质稳态被打破,会出现电解质紊乱,人体内的细微环境会被破坏,使细胞皱缩或破裂,患者表现为脱水、嗜睡、头痛、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汗液中包含钠、钾等重要电解质成分。倘若在大量出汗之后,未能及时补充富含电解质的饮品,血钠、血钾浓度将会低于正常标准,进而对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因此,科学补充电解质成为保障健康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人群可通过食物获取电解质。很多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有效补充电解质。例如,食用香蕉、土豆、绿叶蔬菜等可以增加钾离子的摄入;食用牛奶、豆制品、鱼虾等可以增加钙离子的摄入;食用深绿色叶菜、坚果等可以补充镁离子等。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额外注意电解质的补充。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在 35 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运动 30 分钟,出汗量可达 500~800 毫升,相当于每 10 分钟流失 1.5 克氯化钠和 200 毫克钾。即便温度未达 35 摄氏度,闷热潮湿的天气也会阻碍人体散热,使出汗量大幅增加,加速电解质流失。
当人大量出汗时,除了水分流失,电解质也随之减少,导致体液渗透压失衡,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这种情况下简单补水是不够的,还要及时补充电解质,以维持体液平衡。此时,适量饮用电解质水或饮料补充电解质,可以改善人体的水合状态,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从疲劳状态中恢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要达到 1500 到 1700 毫升。在夏天,人们在劳动或者运动的过程中会大量出汗,此时可以选择含钠、钾、钙、镁等物质的电解质水。在选择产品时应该认准正规品牌和产品,保证安全性。
根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制定的《电解质饮料》团体标准(T/CBIA 012-2024)的定义,电解质饮料是指添加机体所需要的钠盐、钾盐等可溶性盐类及其他营养成分,能为机体补充新陈代谢(如汗液流失等)消耗的体液中的电解质和水分的饮料。
选择电解质饮料要注意:首先,配料成分要安全,优选无色素和防腐剂的产品;其次,控制糖分是关键,提倡选择低糖或无糖的电解质水,糖分过高会加重身体负担;三是看电解质的含量,钠、钾、氯等矿物质都是身体需要的。
建议大家遵循 " 少量、多次 " 的原则,同时避免饮用过凉的水,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确保水分和电解质能被身体有效吸收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因高温、身体活动等原因引起大量出汗后,适量饮用合格的电解质饮料可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帮助运动后快速恢复体液,有利于防止脱水,维持体液平衡,促进疲劳恢复。
但是,如果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疾病,患者可能会因身体机能受损发生电解质紊乱。上述疾病患者不可自行盲目补充电解质饮料,应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合理纠正电解质紊乱。
上一篇:上海一小学仅招22人分5个班,配备23名老师,当地回应_ZAKER新闻 多个自媒体账号发文称
下一篇:湖北面积最小的县,旅游收入翻了一倍多|活力中国调研行_ZAKER新闻 由中宣部组织的 2025 年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6 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