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从清华园住所到四古巷旧居,各界共缅杨振宁_ZAKER新闻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创始人
2025-10-19 08:51:30
0

10 月 18 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岁。一代科学泰斗,化作永恒的星轨。

回望杨振宁的一生,前半生是探索物理真理的巨匠,后半生是为中国科教事业倾注心血的赤子。

这一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过杨振宁晚年居住的清华园、童年生活过的四古巷。在合肥旧宅的细雨中,在北京萧瑟的寒秋里,我们看到,从白发院士到青春学子,从科研同仁到普通市民,正以各自的方式,与杨振宁先生作别。

清华学生:他的成就已经超越诺尔贝奖

北京的秋天冷得厉害。18 日下午,接连不断的游客、学生走过杨振宁一手组建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大楼。历经多年,这栋大楼半截 " 身子 " 都爬满了植被,让这里看上去更富有意境。杨振宁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据清华学生回忆,此前偶尔还会碰到老先生在此办公。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10 月 18 日晚间,高等研究院内部设立了杨振宁吊唁处,不少师生、群众自发前往吊唁。记者现场了解到,吊唁处供外界吊唁杨振宁先生,为期 7 天,每日开放时间为早上 9 点至晚上 9 点。

在大楼门口领取花枝后,记者走进高等研究院一层。以供悼念的房间门口,还挂着杨振宁先生获颁感动中国 2021 年度人物的介绍。"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 , 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 , 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 , 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先生吊唁处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房间内,层层鲜花中心是杨振宁的照片。门外,手持花枝的各界人士排成一列,依次进入献花吊唁。记者遇到一位前来吊唁的学生,他即将进入高等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尽管并未亲身上过杨振宁的课程,但他表示,在专业学习中,能深刻感受到杨振宁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

回忆起刚刚听到杨振宁逝世的消息时,除了震惊,这位同学更觉可惜。"(杨振宁)很可能是之前在世的中国物理学第一人,不管是从获得诺贝尔奖的角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我觉得都没有人超过他。" 该同学恳切地说," 我们学物理的,真的很了解他的伟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他的成就已经超越诺贝尔奖的范畴了。"

上述同学表示,听高等研究院的师兄说,四五年前,杨振宁接近百岁高龄时,仍然经常到二楼的办公室办公,能感到杨振宁对整个高等研究院 " 是非常关心、非常负责的 "。该同学说,杨振宁在办学中非常注重思考和讨论,他组建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类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尽管规模不大,但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非常高。

物理学者:他战略眼光高远,着眼于国家发展

杨振宁在清华园内的寓所名为 " 归根居 "。2003 年,杨振宁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 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一首《归根》诗道出了杨振宁的满腔情怀。

10 月 18 日下午,记者来到清华园照澜院区域的独栋别墅区,杨振宁生前居住的 " 归根居 " 便坐落于此。这座乳白色的二层小楼设计简洁,带有小院,绿树翠竹环抱,环境幽雅。记者看到,有学生和清华校内人员听闻消息后前往杨振宁住所处拍照缅怀。

有学生和清华校内人员听闻消息后前往杨振宁住所处拍照缅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蕊 摄

一名新闻系的研二学生和一名电子系的大二学生告诉记者,他们都是自发过来的,只是知道杨先生的住所在这一片区域,但并不知道具体是哪栋楼。

问及是否听过杨先生授课或讲座,电子系学生难掩遗憾地表示,去年才入学,没有机会听到。

新闻系学生则告诉记者,之前杨先生 100 岁诞辰时,在学校做讲座,他本来非常想去听,但当时 " 人非常多,都需要抢票 ",最后没抢到票。不过当时经过了讲座的举办地,外面人非常多," 但是没有看到杨先生本人,如果看到本人的话,也是挺幸运的 "。

记者留意到,还有前来住所缅怀的人,因不确定杨先生的具体住所,便将吊唁鲜花放在了陈赛蒙斯楼前。杨振宁亲自参与了这栋楼的命名,并曾在此办公。‌

傍晚时分," 归根居 " 内亮起了灯。记者在门口偶遇一位杨振宁的亲属,但对方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坦言 " 现在大家都挺累的,其他事情都要等学校的通知 "。

18 日下午,多位物理界的专家学者表达了对杨振宁先生逝世的哀悼。其中,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的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对记者表示:" 我和他(杨振宁)有些接触,可惜学科不同没有深刻细节,但觉得他战略眼光高远,讲的客观事实,着眼国家发展。"

故乡市民:他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好的榜样

10 月 18 日下午,记者来到合肥老城区四古巷,这里是杨振宁出生的地方。在安庆路旁的四古巷内,原有一座杨家老宅。

如今,四古巷的墙上,依旧镌刻着杨振宁的诗——《归根》,其中写到:"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成祥 摄

多少赴美留学的学子,曾受到杨振宁的指引。而随着杨振宁的归国,也有不少海外游子跟随他回来建设祖国。如今,杨老已然故去,淅淅沥沥的小雨中,陆续有不少市民前来缅怀。其中,有不少父母特意带着孩子前来。

一位前来缅怀杨振宁的合肥市民告诉记者:" 我觉得不光是合肥人,任何一名国人,都会为他感到骄傲。"

"(杨振宁)三十多岁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非常好的榜样,而且他心中时刻挂念着祖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国内的科研工作者与美国双向交流,在国内高校进行讲学,这也是我们佩服他的地方。" 这位市民说。

这天下午,合肥细雨绵绵,上述市民表示,他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似乎老天爷也在缅怀这位科学巨匠。

晚间,记者来到合肥三河古镇。过了三县桥,左转进入古南街,杨振宁旧居就坐落其中。据旧居隔壁居民介绍,抗战时期,杨振宁读中学时曾住在这里。

杨振宁旧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朱成祥 摄

晚上 8 点,杨振宁旧居挂满了灯笼。尽管小雨连绵,仍有不少人冒雨前来送别。前来缅怀的人中,有的是附近居民,有的是外地游客,也有父亲带着孩子。据了解,当天下午自发前来缅怀的人更多。

记者 |杨卉 张蕊 朱成祥 杨煜

编辑 | 金冥羽 董兴生 向江林

校对 | 董兴生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杨卉 摄

|每日经济新闻 nbdews 原创文章|

在有 " 大帝之资 " 的王腾因泄密被辞退后

下一篇:“翻烂”《曙光集》,青年学者王志伟讲述:杨先生教会我的那些事_ZAKER新闻 影响他近 20 年!" 翻烂 "《曙光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莞9个月男孩被抢18年后找回... 原文标题:《东莞 9 个月男孩被抢 18 年后找回!认亲现场喊 " 妈妈 " 令人泪目,母亲为儿子戴...
振宁曾在百岁生日宴后摔倒,致脊... 原文标题:《杨振宁曾在百岁生日宴后摔倒,致脊椎骨裂在 301 医院住了 85 天,朱邦芬:翁帆为杨先...
台风“风神”12级海南启动Ⅳ级... 记者从海南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 24 号台风 " 风神 " ( 热带风暴级 )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举办... 图为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 " 模力社区 ",参加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 " 中国式现代化...
被救女子投诉救人男子发视频,别... 既要肯定救人者的见义勇为,也该正视被救者的权利诉求。▲高先生跳河救人后,其发布的视频被被救女子以 "...
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年过节费?广州...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卓近日,多名某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 3 年前至今的过...
中国式安全,赢得国际信任票_Z... " 我忘在桌子上的手机,竟然没人拿走!"近期,俄罗斯记者里克 · 桑切斯在与法国巴黎科技商业学院赵克...
4名学生共骑一辆共享电动车,见... 新京报记者 马骏 制作 王子轩10 月 18 日,四川眉山市洪雅县 4 名学生骑着一辆共享电动车在街...
4岁走失女童找到后,参与救援的... " 找到了!孩子生命体征平稳!"10 月 17 日 9 时 30 分,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
看到“野人孩子”,心里为何那么... 作者 | 速棠10 月 15 日,雅西高速四川石棉服务区惊现 " 野人小孩 "。网络流传的视频画面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