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一家烤肉店通过社交平台发视频,店内使用玉米作为燃料。却不想被很多人认为是浪费粮食。有媒体采访了专家,专家也说是浪费粮食。结果,店家下架了视频,监管部门规劝店家停止使用玉米。

玉米做烧烤燃料,其实不好,因为玉米脂肪和蛋白质多,烧起来对健康不好。不过,相比烤肉油滴到木炭上,其实也不算什么。但玉米燃料,感觉应该不错,因为会有特别的香味。对农民来说,这家烧烤店自己去拉货、采购,减少了农户的交通成本,其实好事。
这是不是浪费粮食呢?其实,现在社会粮食的用途是非常多的,酿酒、蛋糕抹在脸上、餐厅里用一片面包吸油,然后面包扔掉。这都是粮食的正常用途。
再怎么,都比把粮食用来酿酒好。喝酒可全是坏处。要说喝了酒人高兴,那吃有玉米香的烧烤,也是高兴。哪种高兴更高贵一些,更合理一些呢?恐怕用玉米当燃料还好一些吧,起码不会引发打架斗殴、发酒疯、酒驾。
任何资源,在市场中的使用,都是多元化的。很多结果完全是意料之外的。这张图,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直留在电脑里。当年都说快手的吃播浪费粮食,但这个视频资料让快手的 ai 获益颇多。

当年英伟达、ATI,投入那么多工程师,就为了游戏画面更精美。这是不是浪费社会资源?如果当年觉得英伟达浪费资源,去劝这个行业,不要浪费资源,也就没有今天的人工智能了。
其实,提升消费,必然伴随消费的多元化,很多非传统场景会被认为是浪费,甚至本身就是浪费。但这是避免不了的。
西班牙有两大全球闻名的节日,一为奔牛节,第二是瓦伦西亚的西红柿节。当地民众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游客,用西红柿打仗,要用掉 100 多吨西红柿,当地价格大约 30 万元人民币。但西红柿节,能门票收入能达到 240 万人民币。这个价值是高于西红柿本身的。

而且,整个节日通常持续一个星期左右,这期间全球游客还会产生各种消费,对整个西班牙旅游业也有带动作用。这 100 吨西红柿是浪费了吗?当然没有,而是非常高效地发挥了作用。
很多人是出于朴素的观念,节约粮食,但朴素的认识,换句话就是 " 以我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认为 "。现代社会,经济的运行是非常复杂的,不是朴素认知能把握的。
以前,报纸的读者来信,要正式地写,寄信,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筛选和过滤。现在视频下七嘴八舌,语音转文字,进一步降低了门槛,谁都可以说两句。而且," 朴素认知 " 的比例显然会大于 " 科学认知 "。
如果依着这些朴素认知,那代价就是阻碍经济发展。比如现在有地方想搞个西红柿节,看看这种舆论,就不敢了。或者想搞个户外文旅活动,真怕踩着花花草草,也不敢了。经济就是这么慢慢被抑制的。
媒体、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比较负面的作用。本来是视频留言下的七嘴八舌,平台一上热搜,媒体再一报道,就成了一个正式的新闻。被采访的专家,也畏惧舆论。有些专家是相关行业的,专业是很专业,但会过度强调自己行业的重要性。研究粮食的专家,环保的专家,当然会强调环保、粮食的重要性。但你要去问美食家、文旅专家,又会强调消费和文旅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就形成背书了,相关方回应的压力就大了。
很多人看准这个流程,朴素的认知,就成了别有用心的温床。
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前几年,河南水灾,水灾后小麦长势不好,很多农民就提前整个植株卖给养殖户做饲料。这就是小麦青储。这是农业的常见现象。但那些七嘴八舌,朴素观念,爱惜粮食的人又聚集在评论区。别有用心的人就说是外国势力,危害中国粮食安全,赚足了流量钱。

舆论大了,专家、相关部门都不敢说,最后相关部门发文规定不准小麦青储。结果是卖不出青储小麦的农民,遭受损失,在视频平台上哭诉,令人心酸。
烧烤店,收购玉米,价格高一些,或者方便一些,对农民都是好事。却被批评得上各种热搜,讽刺的是,现在河南种玉米的农民,前期遭遇旱灾,后期遭遇内涝,玉米植株倒伏,损失巨大。但这些新闻在网上根本没什么关注。

其实,所谓珍惜粮食,不过是用自己的道德偏好去压制人,享受指责别人的权力感,无视农民疾苦,这是非常虚伪的。
这正所谓:街头烤肆收旧黍,耕者展颜客满棚;可怜网议千夫指,只悯仓粮不悯农。
上一篇: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_ZAKER新闻 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
下一篇:女子深夜打车遇到奇葩司机,遇见交警疯狂倒车!平台:若是酒驾会遭封禁_ZAKER新闻 淄博市张店区秦女士(化姓)向齐鲁晚报 · 齐鲁壹点记者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