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本市场中,一场关于芯片的狂热投资竞赛正在上演。尽管今年芯片短缺情况相较于去年有所缓解,但汽车的关键组件如MCU依然短缺,促使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了对芯片资源的争夺力度,并积极投资芯片相关企业。这些投资不仅体现了对国产芯片技术的重视,也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的技术攻坚正在进入关键阶段。
近期的数据显示,各大整车厂纷纷瞄准国内汽车半导体市场,尤其是MCU和自动驾驶芯片领域。例如,苏州旗芯微半导体在B轮融资中吸引了英特尔资本的领投,以及耀途资本等合作伙伴的跟进,这些资金将支持其研发和生产智能汽车的动力底盘域控制器。同时,上海芯钛也在B轮融资中获得了上汽投资等的支持,旨在加速国产车规级高端MCU的开发和商业化。
自动驾驶芯片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也得到了众多投资。地平线作为自动驾驶芯片的代表,收获了来自一汽、比亚迪等企业的投资,显示出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此外,芯擎科技与一汽合作,致力于研发高算力芯片,提升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能力。
比亚迪在电源芯片和激光雷达芯片领域也有所布局,投资了韬润半导体和杰华特微电子,以期弥补自身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短板。在更高层次的芯片制造环节,粤芯半导体和积塔半导体等企业则获得了来自汽车巨头的大量资金支持,标志着车企对于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深度介入。
除此之外,汽车厂商还纷纷涉足eda软件、半导体IP等领域,以确保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协同进步。在功率半导体领域,SiC和GaN等新型材料的运用,如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使得汽车半导体行业更加多元化和竞争激烈。
汽车厂家的频频出手,无疑加速了国产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进程。以上汽集团为例,与上海工研院设立专项基金,旨在推动车规级芯片的发展。其他汽车企业如广汽、长城等,也明确了自己的芯片国产化策略,并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积极投资。
总之,汽车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潮表明,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兴技术,汽车芯片已成为国内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焦点。随着车企的持续投入,国产汽车芯片的性能提升和市场应用将有望进一步加快,为我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