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降功率是由于电机过热。
在低温-20°C的条件下,电池内阻甚至为常温时的3倍。电池内阻升高会导致容量下降,放电效率降低等一系列结果。反映到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就会感觉到低温下续航变短了。
新能源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下降,主要是由环境温度、空调耗能、驾驶习惯三个主要原因导致的。首先,环境温度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影响最大。
在低温下,动力电池中的电解质及隔膜的“阻力”逐渐增加,会导致锂离子从正极到负极或从负极到正极的数量减少,直接表现就是电池充电及放电容量减少。
因此,在低温环境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变短。
其次,空调能耗也是导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缩短的原因之一。纯电动车型的空调完全依靠电能来制冷、制热,冬季的制热能耗会高很多。
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开启空调制热所产生的能耗,会对应减少动力电池的储存电量,从而导致续驶里程缩短,缩短距离与空调开启功率、开启时间成正比。
最后,驾驶习惯也是影响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因素之一。新能源车辆制动依靠能量回收与摩擦制动两种方式结合,以此来实现保证制动性的前提下减少能量浪费。
此种方式可相对减少能耗,但制动较多一样会导致能量流失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