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金属覆盖件的复杂结构往往由焊接、粘接或褶边连接构成,有的还嵌有防护衬板,这使得常规的敲打修复对于凹陷损伤显得力不从心。然而,拉拔技术为这类问题提供了更为高效的方法。但是,拉拔过程中,焊接垫圈处的锈蚀问题不容忽视。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拉拔工艺进行金属覆盖件修复,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减少焊点数量:尽可能减少修复时所需的焊点,每减少一个点,就减少了锈蚀的风险。务必谨慎操作,选择1点修复而非2点。
适度焊接:焊接垫圈时,避免过度焊接,以免破坏板件背面的防腐涂层,加速锈蚀。控制焊接力度,确保修复过程的精确性。
力度控制:拉拔时仅需将凹陷拉出,避免拉穿板件造成孔洞,以保护覆盖件的完整性。
单点拉拔修复工艺步骤:
所需工具:车身外形修复机、角向磨光机、钣金锤、拉拔器、垫圈、大力钳等。
修复过程:
连接修复机:清除损伤边缘的涂层,露出金属,连接修复机负极,设置好参数。
焊接垫圈:确定拉拔位置,焊接垫圈时需确保牢固且无火花产生。
拉拔修复:遵循相反力方向,注意控制力度,避免产生凸起。
敲打和修整:修复后用锤子消除内应力,取下垫圈并锉平焊点,检查修复效果。
工具整理:整理工具,将修复后的车辆交给涂层修复工位。
对于复杂损伤,如条状受力导致的,可以采用多点拉拔修复工艺。通过同时焊接多个垫圈并插入铁杆,确保拉拔时的均匀受力,提升修复效果。
总之,拉拔修复金属覆盖件凹陷损伤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技术,减少锈蚀风险,确保修复质量和车身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