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中国的新名片(“中国制造”发力新赛道④)
在长三角地区,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仅需4个小时。在愈发完善的产业体系带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如今,欧洲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一大增量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了重要的增量。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5倍,增速超过了传统燃油车。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截至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200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认为,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产得多,卖得也好。销售端,新能源汽车走进大型商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直营销售和服务网络。
截至今年7月31日,理想汽车共拥有337家零售中心,覆盖128个城市。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86533辆,同比增长201.6%。
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还在延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1至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7%。
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车企集中。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特斯拉和广汽埃安3家车企所占市场份额已超50%。其中,比亚迪以超115万辆的销量稳居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之首,市场份额达37.4%。其次为特斯拉,销量达29.4万辆,同比增长48.9%,占比9.5%。广汽埃安以销量20.9万辆和6.8%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市场拓展进一步带动了产业链创新。不久前,零跑金华工厂对产线进行了柔性化改造,不仅自动化程度更高,还能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作为一线员工,曲耀兵对总装生产线上的多项智能化升级深有体会。他举例说,在设备提能改造的基础上,添加了玻璃涂胶机器人、AGV和拧紧装置设备;物料方面,增加了无人化AGV配送系统和轮胎、座椅传送精确排序线等。“过去竞争靠的是专项技术。今天则更多要靠‘链’。”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徐军说,依托集成创新巩固和扩大产业链优势,对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实现“领跑”至关重要。
中国新能源汽车放在全球市场同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公安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12.8万辆,同比增长41.6%,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扩大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攀升。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665万台,保障了16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交通运输部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有5931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充电设施,占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89.48%。
近期,中国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商务部明确“消费提振年”聚焦重点领域,组织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密集推出。
“来自供需两端的扶持举措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产业发展。”陈士华表示,伴随新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的实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