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高速只需1小时,但有人宁愿花3小时走国道,其实原因不外乎有3个,我经常跑长途,同一个目的地,走高速和国道我都测试过,200公里以上二者之间的差距立见分晓,下面我从出行成本、安全性、时间、驾驶感受等几方面来分享一下走国道和高速之间的差距。
第一、费用对比。
我从老家到另一个城市,前几年没通高速之前一直都是走国道,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往返两个地方,全程有300公里左右,整条路坡道不多,相对较为平坦,当时驾驶丰田卡罗拉1.6L排量车型,感触颇多。
跑国道,如果开了空调,不堵车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大概是7.5L左右,不开空调油耗略低,大概7L左右,以现在油价来算(9元/L),平均算下来,百公里油费为65元左右,300公里油费约200元左右。
后来通了高速,刚开始很多人都走高速,但是发现走高速路费用很高,于是又开始走国道了。以1.6排量车型来说,走高速,正常情况下,全程平均车速105千米/小时,百公里油耗大概6-6.5L左右。
也就是说,跑高速百公里燃油花费约55元左右,但是走高速路,过路费较贵,各个地区的过路费不一样,桥梁、隧道较多的路段,高速通行费略高,有的可能高达1块左右,平均算下来按6毛一公里来算,300公里过路费约180元。
这样算下来,走高速总花费合计为345元。走国道比走高速更划算。
但是也需要注意,现在很多国道、省道沿途电子眼也多,对于绝大部分车主来说,跑高速很少会违章,但是走国道却很容易因为超速,逆向行驶,危险性不言而喻。
有些新手司机刚上高速,觉得跑高速很轻松,很容易放松警惕,越跑越快,对于跟车的安全距离还停留在“书面”上,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正确处理尤为重要。
300公里的路程,如果走高速,一般只需3个半小时左右即可抵达,走国道几乎需要翻倍的时间,国道路程越远,花费的时间只会越长。
第四、驾驶感受的差异。
论驾驶或者乘坐舒适来说,高速路都比国道有优势,国道路况较为复杂,坑洼路面,急刹车、走走停停,对于驾驶人员来说,频繁踩油门、刹车、换挡等操作,很容易疲劳。对于坐车会晕车的人来说,走国道容易晕车,走高速则不会晕车。
最后分享5点高速路驾驶经验:
1、预判的重要性。
如果前方遇到高速出口,记得提前走左侧车道,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高速出口,经常会有司机错过出口,有的车主直接急刹停车,甚至倒车出高速,为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就是自己提前走左侧车道,保持安全车道,时刻观察前车行驶意图,一旦看到前车刹车灯亮起,及时减速。
同样,在经过高速路汇入口的路段,记得提前走左侧车道,有些车主从辅道汇入高速,根本不看是实线还是虚线,甚至转向灯都不开,直接从辅道汇入左侧车道,如果这时候在左侧车道,很容易发生危险事故。
3、“让速不让”。
需要超车时,先快速瞟一眼自己左后方有无来车,如果后方有来车,就不要尝试避让了,一旦前方有紧急情况,先减速,快速看一眼右侧有无来车,确认安全后再变道。
4、高速路上任何物体都不要碾压但有的必须压。
比如说,看到前方路面有泡沫、塑料袋、纸屑、小石头等物体,能避开的情况下一定要避开,一旦前方突然窜出行人、蛇、兔子、阿猫、阿狗这一类,无法确保安全避让的情况下,就不要尝试避让了。
总之,只考虑出行经济成本,那肯定是走国道更划算,如果想省钱,不赶时间,里程在150公里范围内,那选择走国道也不错,但如果是老司机,从时间成本、驾驶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来看,高速路的优势远大于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