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定期检验业务,即车辆年审,是车管所对已取得正式号牌和行驶证的车辆进行的一项检测,相当于每年一次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为车辆做一次体检,以消除安全隐患并督促车主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那么,汽车年审到底是何时进行的呢?根据交通部、公安部的规定,非营运小型汽车在6年内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6至15年的车辆每年检验一次,15年以上的车辆每半年检验一次。具体时间是根据行驶证上的登记日期来确定,例如车主是1月份登记,那么汽车年审时间就是1月份。
年审的地点是汽车检测站,车主可以按照入户地址到相应的检测站进行年审。
在进行年审时,车主需要带齐车辆的《行驶证》、《保险证》和身份证原件。初次检验(包括新车、过户转入)的车辆需要凭《机动车登记业务受理凭证》进行检验;而定期检验的车辆需要凭《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定期检验表》、《第三者责任保险证(单)》以及路桥费(年票)的缴费凭证进行检验。
如果车辆年审时间过了,交警会处以200元罚款并扣除3分。根据2014年的124号令规定,如果车辆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将被注销。因此,车主需要在超过三个周期前及时进行补检,否则将被认定为非法驾驶,如果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不会赔偿。
年检期限是按照月份计算的,例如行驶证上日期为11月份,只需在12月1号之前完成年审即可。如果超过年审期限一年内,再去验车是不会被罚款的,但需要注意,如果车辆未按规定进行年审而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不承担理赔责任,同时还会面临暂扣车辆和罚款的风险。
现在一般家用车在6年内是免检的,但仍然需要带上行驶证、身份证和保险到车管所接受审核并领取合格标志。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汽车年审的规定。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可以联系车管所或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