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的更换周期一般是5-10万公里或3-6年,因为轮胎也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轮胎容易开裂、爆胎,需要及时更换。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轮胎胎压经常降低。正常情况下,轮胎打好气后,胎压变化很小,如果胎压变化频繁,例如从230kpa变为220kpa、200kPa,甚至180kPa,这可能表明轮胎存在质量问题。如果轮胎使用时间或里程达到5年或5万公里,建议更换轮胎。
2、轮胎表面与凹面的沟槽相差不大。轮胎表面的沟槽磨损到1.6mm以下时,需要更换轮胎。轮胎磨损与路况有关,经常在坑洼路上行驶的轮胎磨损更快。不同的路况会影响轮胎的磨损程度。
3、轮胎表面有鼓包、裂纹等现象。如果发现轮胎表面有鼓包、裂纹等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是轮胎质量或老化导致的。如果无法判断,建议到专业维修店检查。
4、时间长、里程大的轮胎必须更换。轮胎使用8年以上或里程超过10万公里,即使看起来还好,也需要更换,因为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橡胶会随着时间老化,使用时间过长会影响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