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是指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
制动的一般原理是在机器的高速轴上固定一个轮或盘,在机座上安装与之相适应的闸瓦、带或盘,在外力作用下使之产生制动力矩。
制动方式有油压(轿车脚刹)、机械(手刹)、气压及真空助力气压(货车脚刹)、弹簧储能(大型货车脚刹手刹)、排气辅助制动(大型柴油机车)、发动机怠速辅助制动(操作)、电磁涡轮缓速器(大型客车)等。常见的刹车装置有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
鼓式刹车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而盘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盘片,夹住随着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
优点方面,盘式刹车散热性较鼓式刹车佳,在连续踩踏刹车时比较不会造成刹车衰退而使刹车失灵的现象。而鼓式刹车有自动刹紧的作用,使刹车系统可以使用较低的油压,或是使用直径比刹车盘小很多的刹车鼓。优点还包括:1.手刹车机构的安装容易;2.零件的加工与组成较为简单,刹车间隙须做调整,使得维修不易;3.刹车盘在受热之后尺寸的改变并不使踩刹车踏板的行程增加;4.刹车盘的排水性较佳,可以降低因为水或泥沙造成刹车不良的情形;5.手刹车装置不易安装,有些后轮装置盘式刹车的车型会在刹车盘中心部位安装鼓式刹车的手刹车机构。
缺点方面,盘式刹车需要较大的踩踏力量或是油压,因而必须使用直径较大的刹车盘,或是提高刹车系统的油压,以提高刹车的力量。而鼓式刹车的刹车鼓的直径可以比盘式刹车的刹车盘还要小上许多。缺点还包括:1.手刹车装置不易安装;2.刹车片之磨损较大,致更换频率可能较高。
错误脚制动方法包括:1、“点刹车”法,即制动踏板踩下去再抬起来,反复进行;2、脚掌移位制动法,即在制动时,右脚的脚后跟不动,还在原来油门跳板的下方,只是脚掌移位放在了制动踏板上;3、“悬空”制动法,即整个脚都离开了踏板将脚后跟也放在了制动踏板上;4、一脚两用法,既踩制动踏板又踩加速踏板。这些方法都是不安全的。
在车辆性能与行驶速度与日遽增的今天,盘式刹车已成为当前刹车系统的主流,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散热性,可以做高频率的刹车动作,以及控制车辆在行驶时的循迹性能和在过弯时的稳定性能。然而,由于不同车型的制动需求不同,所以鼓式刹车仍被配置在许多车型上,特别是载重用的大型车辆需要获取强大的制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