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面的接触或液体传动介质,或磁力传动来传递转矩,实现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分离和接合。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和取力器轴组成,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用于将储存在发动机飞轮上的扭矩传递给变速箱,以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能够将合适的驱动力和扭矩传递给驱动轮。离合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不联动、全联动和半联动。
在车辆起步时,驾驶员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将压盘拉回,即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脱离接触,因此没有相对摩擦力,离合器处于不联动状态。
当车辆正常行驶时,压盘压在飞轮的摩擦片上,此时压盘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保持相对静摩擦,同速旋转,离合器处于全联动状态。
在离合器部分压下时,压盘和摩擦片之间存在滑动摩擦,飞轮的转速高于输出轴的转速,飞轮传递的动力传递给变速箱。在这种状态下,发动机和驱动轮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
离合器在车辆起步和换挡时发挥作用。当变速箱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存在速度差时,同步器可以保持第一轴的速度与第二轴的速度同步。齿轮挂档后,轴通过离合器与发动机动力结合,使动力得以持续传递。在离合器中,还有一个缓冲装置,由两个类似飞轮的圆盘组成,圆盘上冲有矩形凹槽,凹槽内装有弹簧。当遇到猛烈冲击时,两个盘之间的弹簧弹性作用,缓冲外界刺激,从而有效保护发动机和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