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企业间的合作成为必然趋势。新能源汽车是设计领域较多的行业,任何一家企业不可能单纯完成生产任务,因此,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成为了新趋势,例如BYD与丰田之间的合作、恒大与FEV之间的合作,并且国内外多家企业达成了新的合作战略。然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充电设施的建设进度有待加快。虽然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已经逐步加快,且达到了3:1的比例,但与实现1:1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在2035年超越一亿辆,因此,充电设施建设必须加快。此外,充电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和农村占比不足15%。
3、电池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主要依靠电能,且没有环境问题,因此备受市场重视。然而,任何新能源汽车电池都是核心,尤其燃料电池的开发,直接决定了汽车的续航和快充。为了解决汽车的续航能力和电池快充技术,必须加快技术革新,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进一步推广使用。
4、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逐渐走向成熟。当新能源汽车行驶一定的里程(一般为8~12万公里)或者其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80%,一般就认为动力电池达到了其使用寿命,需要报废更换。目前,由于汽车废旧电池的分布相对分散,并且利用价值不高,再加上处理成本、管理及技术等问题,汽车废旧电池一直以来均未得到有效解决,回收率相对较低,大多是将其作为普通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5、为了有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原国家环保部于2016年发布了《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并对废电池的收集、运输、储存、利用及处置做了明确规定。此外,国家工信部也要求生产厂家对每块动力电池进行独立编码,确保可以追踪其最终去向。相信今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会更加完善。
二、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1、纯电动汽车。当前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其没有传统汽车的内燃机,自然也不需要依靠传统化石能源,更不存在燃烧不完全的问题。纯电动汽车依靠电能驱动汽车运行,电能则依靠电池提供,电能驱动电机为汽车提供的动能。
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依靠多种动力驱动汽车的运行,目前主要是油电混动,即在传统能源汽车的基础上增加电机和动力系统。其电能部分依靠充电解决能源,而燃油部分则是依靠加油实现补充,汽车依靠燃油驱动发动机运行,同时催动电机产生电能并存储与电池,进而同时驱动汽车运行。
3、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是通过电池中燃料反应作为驱动汽车运行的动能,燃料电池中的燃料主要是氢、甲醇等,在化学反应中产生能量,并根据传送系统驱动汽车运行。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的废料废气较少,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对较少。
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颁布的数据,从2010年到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从产量和销量上都呈快速上升趋势,但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后,产量和销量出现一定的下降。
2、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快。一直以来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充电设施的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2019年,我国中央财政下拨资金40多亿元,专门用于充电桩的建设,并且2015年国家放开了充电桩建设的市场准入,这也为充电桩的建设开辟了宽阔的路径。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基层充电设施建设总量超过120万个,新能源汽车也超过380万,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达到1:3。
3、发展规划较为清晰。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基本上建立了三纵三横的发展布局。三纵指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同步发展,三横指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技术的整体进步。无论是在动力电池方面,还是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其技术均取得了较大进步。
四、结论
为有效解决传统燃油汽车石油消耗大量排放等问题,降低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已经取得快速发展,并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燃油汽车。部分欧盟国家已经明确指出燃油汽车的禁售时间表,这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