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价的飙升,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话题水涨船高,许多小众能源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
其中,甲醇或许将会成为国家下一个支持的发展方向。
其实,甲醇汽车在我国发展已经超过40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还利用化工行业副产品甲醇,开创了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应用的先河。
但是,为什么甲醇汽车一直没能普及呢?
首先,甲醇具有一定腐蚀性,对于汽车零部件和发动机等的耐用度提出较高要求,
所以甲醇汽车必须针对性制造或系统改装,所以需要车企单独研发,势必会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成本。
其次,甲醇汽车同样需要甲醇燃料加注站补能,与加氢站类似,除了现有少数试点城市外,目前补能并不太方便。
另外,最关键的因素是目前甲醇汽车还未被划入新能源汽车范畴,国家的支持政策力度相对不大,许多厂商没有意愿投入成本和资源去研发甲醇汽车。
但是,鉴于国家近期推动氢能源发展的力度来看,如果甲醇能源足够优质,在未来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由于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结构,致使70%的原油需要进口,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目前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现实选择。
换而言之,这就是我国大力推动新能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甲醇燃料的生产制造技术成熟,已成为全世界甲醇最大的产能国和全世界甲醇燃料和甲醇化工品消耗最大国,
目前我国甲醇占全球产能和销量都是60%。我国的甲醇汽车和汽油车相比,至少效能燃烧效率提高20%,同时二氧化碳减排的效率降低近30%。
总而言之,无论是甲醇还是氢能有必要得到在国内汽车领域足够的重视,毕竟新能源时代才刚刚开始,纯电未必是最终的唯一答案。
只有多种能源共同发展,找到最适合我们国情的能源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不远的将来,原本的小众能源在今后将成为主流新能源路线的希望,甚至将成为我国汽车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