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板和尾翼是汽车中常见的两种空气动力学装置,它们在安装、下压力、位置、支撑方式、调节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首先,扰流板和尾翼的安装意向不同。扰流板的横断剖面为反机翼型,需要经过空气力学测算来安装,而尾翼的横断剖面没有固定形状且可以随意安装。
其次,扰流板和尾翼的下压力也有所不同。扰流板可以在不同的时速或行驶姿态下产生升力和下压力,以满足轮胎抓地需求并保持车身稳定。而尾翼则通过提供负升力来帮助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保持稳定,但尾翼不能安装在前方,只能在车后部安装。
此外,扰流板和尾翼的安装位置也不同。扰流板可以安装在前方或后方,而尾翼只能安装在后方。前置扰流板能减少车前底部气流,从而阻挡上扬力,增加抓地力;后置扰流板则能在车尾部形成压力,降低空气对车辆的升力影响。
在支撑方式上,尾部扰流板一定由支撑结构托起且脱离于车身之外,而尾翼则可以通过鸭舌式、断尾式、粘贴式以及跨桥自由支撑式来进行安装。
扰流板和尾翼的调节形态也不同。扰流板具备角度可调节特性,可以根据车速风速自主调节,而尾翼则是固定形态出现。
最后,扰流板和尾翼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扰流板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尾翼的功能,而尾翼只具备装饰功能和车尾部下压力功能。
虽然扰流板和尾翼都能带来一定的下压力,但它们也会对汽车的油耗产生影响。因为它们会带来大量的涡流,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汽车动力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