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3 日深夜,广州市海珠区一小区门口,路灯映照着各种小吃摊,食客们坐在折叠椅上闲谈。柠檬茶摊前,一名女子紧紧尾随一位未成年的小男孩,绕圈徘徊。
摊主的朋友黄女士察觉不对劲,立即拿起手机拍摄,并抓住小男孩的衣服,将他护在身边。就在这时,来朋友茶摊买茶的李先生看见女子正在打开一把折叠刀,他上前一把抓住对方持刀的手,将刀抢下。持刀女开始挣扎、持续地嘶叫,摊主陈先生随即从背后掐住女子的脖子,将女子制服。
这段 1 分 11 秒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强烈反响。有人称赞他们制服持刀女子的果敢,同时也出现了 " 拍视频的女生与持刀女是‘同伙’ " 的声音。
现实危险已被解除,谣言与网络暴力随即出现。为此,李先生不断在各种社交平台留言澄清," 拍视频的女生不是同伙,她是在保护小孩。她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 " 然而,他的解释却迎来新一轮网暴," 洗白 "" 持刀女的帮凶 " 等谩骂接踵而至。
8 月 25 日,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通报称:8 月 23 日 23 时许,王某(男,14 岁)途经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某小区门口时,被素不相识、举止异常的欧阳某(女,24 岁)尾随滋扰,遂向周边群众求助。周边群众合力制服该女子并报警。警方接报后迅速到场,控制该女子,并在其身上查获折叠小刀一把,现场无人受伤。目前,该女子经专科医院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8 月 26 日,李先生在腾讯新闻 " 热问 " 发声,详细讲述了合力制服持刀女的事发经过,以及被网暴的情况。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和拍视频的黄女士、摊主陈先生是好朋友。黄女士和陈先生婉拒了采访。8 月 27 日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李先生反复强调,拍视频的黄女士在整个过程中 " 做得非常完美 "。他说," 她是第一个察觉到危险的人,明明是最大的功臣,为什么反而要挨骂?"
摊主陈先生制服持刀女子欧阳某。 受访者供图
" 抢刀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轻视了她 "
当长卷发、穿着灰色 T 恤的女子怪笑着,死死盯着一位穿黑色 T 恤的小男孩,并一路紧跟绕圈时,小男孩拎着购物袋,不安地试图躲开。最先发现异常的是黄女士。黄女士问小男孩," 你认识她吗?" 得到否定回答后,她警觉起来,掏出手机开始拍摄,于是有了开头那段 1 分 11 秒的视频。
她对着卷发女子一边录,一边问 " 小姐姐怎么了?这是小朋友嘛。" 随后伸手抓住小男孩的衣服,安抚他," 没事的没事的,你不用担心。"
之后的十几秒中,黄女士不断试图和那名女子对话,问她 " 怎么了 "。女子说," 我们在玩游戏。"" 玩游戏,小弟弟。" 听到这话,正在一旁准备买柠檬茶的李先生转头看向她,察觉到危险——女子手里正展开一把折叠刀。
李先生体型高大,见刀刃朝向地面,他觉得危险可控,便上前用两只手一把抓住她握刀的手。短短几秒后,刀被夺下。
但李先生随即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她的力气。她用另一只手竭力捶打他,直勾勾地盯着他,揪着他的衣服、用脚猛踢,甚至把一只脚的鞋都踢掉了。她持续嘶喊着 "(把刀)还给我 "。李先生说," 抢刀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轻视了她。我抢来了刀,她也不怕我,有一种要‘鱼死网破’的样子。"
与此同时,摊主陈先生也冲上来,从持刀女子身后双手掐住她的脖颈,让她面朝地面,动弹不得。此时是 23 时 39 分,李先生拨打了报警电话。之后,李先生去小区里找到被尾随的小男孩,了解前因后果。
小男孩再次确认,他不认识持刀女。他说,他在便利店里买东西时,那名女子突然撞了他一下,还说他 " 挡路 "。他感觉对方精神不太正常,就没理会,随后走出便利店,却被一路尾随。
等李先生回到摊位时,看到警方和摊主已经将女子反扣在地,并用一根绳子将她双手绑在背后。女子不断挣扎、嘶叫,疑似不停喊着 " 妈妈 "。
这件事在小区群里传开,邻居们担心他们几个人受伤,李先生就将视频发到了群里,说大家都平安,没有受伤。当晚,他们一行人被带往警局录口供,直到凌晨四点才结束。
李先生回家途中又路过便利店,决定进去了解更多情况。店员告诉他,店里并未售卖折叠刀。这意味着女子不是临时买刀。店员还说,前段时间持刀的那位女子来店里请求借宿,说便利店有监控,感觉很安全。店员不认识她,但看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出于同情,允许她暂住仓库,这两天还准备劝她出去找工作面试。
" 她不是一时起意买的刀,刀一直在身上。" 李先生想到这里,心里开始后怕。那一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
欧阳某手里拿着刀。 受访者供图
" 她明明是最大的功臣,为什么要被骂?"
危险已经过去,舆论风波却随之而来。
事发一天后,25 日凌晨,小区群的住户发现涉事视频开始在网络上流传。李先生和邻居们合力投诉,想办法下架视频。一个平台上的视频被删完后,其他平台又开始传播,并且带上了 " 阴谋论 " 的色彩。他们又开始投诉要求下架。
一些网友质疑,拍视频的黄女士与持刀女是 " 同伙 ",甚至说她在视频第 4 秒抓住小男孩,是为了让持刀女更容易靠近他,她们两人有组织、有预谋。
李先生看到后,感到愤怒,他向记者解释,如果真是同伙,她应该把小男孩推向持刀女,但实际上,她抓住小男孩的衣服后,是把他拉到自己和摊主身边保护。她同时安慰小男孩," 没事的,你不用担心 ";她还不断安抚持刀女,说 " 我们不会伤害你的 ",以免进一步激怒她。
" 我们用武力控制,她用语言缓和。" 采访中,李先生反复说,她做得非常完美。" 她明明是最大的功臣,为什么要被骂?"
还有网友质疑,拍视频的女孩不可能没看到她手里的刀,一定是同伙。李先生回应说,其实一开始持刀女子将刀折叠着,手背朝上握着,周围人根本看不出她手里有什么。直到他正好看见她把刀展开,这才迅速上前,将刀夺下。
为了遏制传播,李先生在凌晨两三点专门注册新账号,私信博主 " 麻烦把视频删了,侵犯肖像权 "。没想到,他的私信被博主挂出来,随后涌来大量谩骂。
他想告诉大家真相,便辗转各个平台评论,复制粘贴同一段澄清文字," 拍视频的和那个女的不是一伙的,她是保护小孩,第一时间发现拿刀女追着小孩的人。并且还是第一时间察觉危险保护小孩的 ......" 他的复制行为持续了三四个小时,记不清发了多少条,精神持续紧张着。
他的解释反而引起了新一波的网暴。各种脏话、谩骂袭来,有的说 " 每条回复都一样,就是有组织的 "" 洗地的 "。他觉得黄女士很无辜,开始自责、愧疚," 要不是我把视频发到群里,可能就没后面的事了。"
直到早上七点,他才停止复制评论,困倦地睡去。
迷迷糊糊睡了三个小时后,警方通知他去补录口供。事后,他特意告诉拍视频的黄女士不要去看网上的评论,还向她道歉,说是自己不该把视频传出去。黄女士却宽慰他,说自己没事。
25 日 21 时,摊主陈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解释,拍摄视频的黄女士不是同伙," 请大家不要去网暴任何人,我们不希望被网络暴力所打扰。"
后来,李先生发视频再次回应和解释此事,提到持刀女子一个人从外地来广州,暂住在便利店仓库里," 她既可怜又可恨,也很可恶 "。但有网友抓住他提到 " 可怜 " 的部分,忽略了后半句,于是攻击他是在同情、洗白 " 杀人犯 "。他告诉记者," 其实我只是表达一种矛盾的感受,并不是要替她开脱。"
李先生在腾讯新闻 " 热问 " 上发声。 图源 : 网页截图
风波逐渐平息后,李先生感到庆幸,现实生活里的邻居们一直支持他。他平常喜欢在小区群里讲笑话,发生此事后,大家甚至开玩笑说,他获得了一个月的 " 烂梗 " 豁免权," 你说什么我们都会笑。" 这种善意的氛围,让他更不去在意网络上的误解和网暴。
李先生回忆,几年前他经历了一段挫折,很长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情绪低落、孤独无助。搬到这个小区后,他开始走出去,去健身房锻炼,认识了一群健身 " 搭子 ",也在建立起像 " 爱情公寓 " 般的邻里关系。让他感受最深的,是真实生活里的互助与体验,远比网暴者构建的网络世界要强大得多。
新京报记者 徐鸣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上一篇:鼓励大胆创新!事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常会有新部署_ZAKER新闻 8 月 29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下一篇:人山人海,这地突迎结婚领证潮!大量新人通宵排队,大厅里全是帐篷,有人前一天中午就来了_ZAKER新闻 农历七夕节